我市已有超万家民企投身“万企兴万村”行动

重庆市2024年度“万企兴万村”行动推进会近日举行,记者从会上了解到,近年来,我市鼓励民营企业积极投身“万企兴万村”行动,通过对接帮扶、产业带动、服务保障等方式,助力乡村振兴、农民增收。截至目前,全市投身这项行动的民营企业累计达11178家、结对帮扶5919个村,实施项目13000多个、投入资金超629亿元。

美心红酒小镇项目负责人李晓琼说:“结合农文旅融合发展,带动了村民的就业,同时每年让村民有10%的收益分红。”

重庆四季五谷生态农业公司总经理王姣透露,下一步,城口山地鸡规模将做到100万只以上,带动村民350户以上,每户增收5万元以上。

市“万企兴万村”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市工商联经济部部长余世军表示,市工商联将进一步深化“万企兴万村”行动,做到参与企业再提量、产业振兴再提质、服务保障再提档,不断拓展行动的覆盖面和质效。(资讯)

原标题:我市已有超万家民企投身“万企兴万村”行动

编辑:母晓婧    责编:黄显     审核:罗军

【免责声明】大象免费看客户端未标有“来源:大象免费看”或“大象免费看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举报

2024重庆市制造业人物主题宣传|朱传钦:深耕消费锂电领域,拓展新兴能源市场,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

重庆市紫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创始人 朱传钦 

朱传钦,重庆市紫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创始人,重庆市第六届人大代表,曾获2021年度重庆市优秀企业家、重庆市第六届劳动模范、2018年度十大重庆经济年度创新人物、2018年重庆市优秀民营企业家等荣誉。多年来,朱传钦以锐意进取的企业家精神,带领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环境中逆势而上,在锂电行业站稳脚跟,发展壮大。在他的带领下,2024年紫建电子成绩单亮点纷呈:研发持续投入提升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自动化和智能制造水平,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朱传钦深耕锂电行业近二十年,在此期间,企业也从创立之初的小公司,发展成为集锂电基础研发、应用设计、智能制造、全球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业界领先的新兴消费类锂离子电池制造商。他先后在开州、万州、北碚、云阳等地区创立研发中心、建造产业基地,扎根重庆,辐射海内外,不断发展壮大重庆市紫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01121)及下属重庆市维都利新能源有限公司、重庆市紫建新能源有限公司、重庆市云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创了企业在锂电行业扎稳脚跟、持续做大做强的新局面。

朱传钦始终坚持“技术为本、创新为王”的理念,高度重视自主研发能力的提升。他构建起一支经验丰富、专业能力强、协作高效的研发队伍,建立了覆盖基础材料、产品设计、工艺改进、生产设备等全面的研发体系。依靠先进的技术、卓越的产品质量和多年的渠道深耕,公司积累了大量优质客户资源,与国际一流及知名品牌供应体系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获得了客户和消费者的广泛认可和积极评价,在全球范围内树立了“VDL”良好的品牌形象。

2024年,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趋缓的国内需求,朱传钦带领公司直面困境,围绕“深耕消费锂电领域、拓展新兴能源市场”的发展规划和“科技创新引领行业发展五十年”的公司愿景,聚焦主业和重点客户,实施了一系列战略举措。他提升研发实效,优化产能布局,拓展市场渠道,强化基础管理,升级组织机能,使公司在逆境中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

(根据报名材料编辑整理)

编辑:杨京    责编:何亚萍     审核:王光建

【免责声明】大象免费看客户端未标有“来源:大象免费看”或“大象免费看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举报

2024重庆市制造业人物主题宣传|谢驰:脚踏实地,转型升级,引领企业在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方向持续发力

茂茂(重庆)汽车驱动系统有限公司董事长 谢驰

1997年7月,谢驰创建茂茂(重庆)汽车驱动系统有限公司并担任董事长。多年来,他带领公司从十几个人的小公司,逐步壮大成为近400人的中型企业。年销售收入从几十万元,到如今取得近三亿元的销售佳绩。

近年来,谢驰带领团队紧跟行业科技创新发展及市场需求,引领公司从传统的汽车离合器总成生产企业向自动挡和新能源汽车驱动方向转型。2024年,实现销售收入增长近20%。同时,茂茂(重庆)汽车驱动系统有限公司积极发展上下游产业链布局,规划建设上游配套产业集群,通过自建或引进上游企业,加大产业链集聚度,实现就近化、集成化、规模化配套,2024年采购金额近2亿元,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公司注重创新发展,2012年获批重庆市企业技术中心,2013年获批重庆市汽车离合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每年开发新产品10余项,梯度储备新技术、新产品矩阵,逐步向新能源汽车、低空飞行器、人形机器人的电驱动系统方向发展。

(根据报名材料编辑整理)

编辑:杨京    责编:何亚萍     审核:赵蕾

【免责声明】大象免费看客户端未标有“来源:大象免费看”或“大象免费看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举报

2024重庆市制造业人物主题宣传|何耀威:整合优化企业全产业链,为行业智能化转型树立榜样

重庆三峡电缆(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何耀威 

何耀威,重庆三峡电缆(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任职以来,他积极整合优化集团全产业链,推进全球业务布局,全面主持集团转型升级工作,带领企业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社会责任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全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在科技创新方面,何耀威注重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他主导组建核心科研团队,攻克矿物绝缘防火电缆、异型单丝绞合导体等多项行业技术难题,填补国内技术空白,参与制定3项国家标准、申请专利108项;2024年,由他推动的5G全连接工厂项目通过验收,实现生产设备全互联与数据实时分析,运营成本降低18%,生产效率提升20%,为行业智能化转型树立榜样。

在产业升级方面,何耀威以全局思维优化产业链布局。他推动集团与30余家本地企业深化合作,全年采购金额达20亿元,带动重庆制造业产业经济内循环。在新能源领域,他带领团队成功中标大理百亿级光伏项目,提供高质量线缆产品、定制化解决方案,为行业拓展新能源市场积累经验,此外,他主导成立“重庆市电线电缆产业质量强链联盟”,联合上下游企业提升技术标准与质量管控能力,助力重庆东站、渝昆高铁江津北站等重大项目高效落地。

在社会责任方面,2021年何耀威推动企业积极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向偏远地区捐赠价值近200万元的电缆设备,助力农村电网升级。在江津区,他促成企业与多个村庄党建共建,帮扶困难群众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并通过“金秋助学”等公益活动传递企业温度。

(根据报名材料编辑整理)

编辑:杨京    责编:何亚萍     审核:罗军

【免责声明】大象免费看客户端未标有“来源:大象免费看”或“大象免费看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举报

践行高质量发展 “重庆经济人物新发现”活动涌现一大批经济领军人物和优秀案例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同时,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

日前,重庆日报报业集团联合两江新区管委会共同主办“重庆经济人物新发现”活动,活动以人物与案例为线索,宣传其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新重庆做出的积极贡献。梳理重庆一年的经济发展脉络与亮点,发现重庆区域经济价值,传播重庆优秀的人文精神。

本次发布名单包括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科技金融等多个关键领域,均为各行业杰出代表与领军者。案例涵盖了多领域的“重庆经验”,在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创新突破、落地见效中涌现出了新的机制、新模式、新成果。

培育新质生产力

“渝车出海”圈粉全球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兴,则经济旺。

2025年,重庆市将锚定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的目标任务,力争新能源汽车产量提升至130万辆。

带着“造车”梦,赛力斯推出的高端智能电动汽车产品问界M9连续11个月在中国豪华车市场50万元价格段内保持销量领先。赛力斯不断巩固和加强汽车主机厂的行业“链主”地位,加快探索和构建“汽车产业大脑”,增强全产业链核心竞争力,引进多家行业头部的上市优质供应商落地重庆,形成“产品集成化,智造集聚化”的生态效应。

在“双碳”目标的驱动下,“让汽车轻起来”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从汽车内部的各种冷凝器、加热器、散热器,到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刀片电池壳、列车蜂窝板、5G基站散热器……华峰铝业一项项细分领域产品相继涌现,实现多个新应用拓展。华峰铝业技术团队联合比亚迪成功研发出刀片电池壳体材料,成为行业首创。截至目前,已为比亚迪累计供货超9万吨,货值超30亿元。

渝车出海,“圈粉”全球。近年来,重庆大力推进对外开放,借助西部陆海新通道等优势,从内陆“腹地”迈向开放“前沿”。

如今,以长安汽车、赛力斯为代表的重庆车企,正加速扬帆出海。根据重庆海关公布数据显示,2024年重庆市出口整车47.7万辆,同比增长29.6%。

长安民生物流积极响应“渝车出海”行动,与长安、东风、大众、宝马、采埃孚等整车、零部件企业协同出海,为中国自主汽车品牌“走出去”构筑安全稳定的国际物流供应链支撑。以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深化互联互通,搭建覆盖全球60余个国家的服务网络。近两年,长安民生物流完成整车出口发运60万台。

坚持科技创新

激发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在2025年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上,提出重庆要聚力打造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在服务全国发展大局中展现新担当。特别在科技创新上,要求今年进行提质提速“双倍增”行动,力争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万家。

创新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科技型企业日益强大,才能更好激发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重庆作为一座超大城市,如今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现已超过4200公里,高速路网密度居西部第一。如何通过智能化手段实现传统基础设施与新基建深度融合?引发思考。

首讯科技由传统运维保障企业向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新兴企业转型,成为重庆智慧交通数字技术服务供应商。与华为、闪马智能科技、中科曙光等科技头部企业合作,携手共建“重庆高速国产自主创新联合实验室”和“交通感知创新中心”,在智慧交通设备研发制造、运维技术创新、信息化建设、国产信创及AI业务领域累计成果转化近3亿元。

作为全球动力系统先行者的康明斯是最早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之一。2024年,重庆康明斯经营业绩创近十年最佳,利税总额同比增长超过20%。重庆康明斯不仅是康明斯在中国的重要生产基地,更是专业制造重载和大马力发动机的领军企业。

重庆康明斯建设的大马力发动机研发中心,未来将在加强产品创新的同时,继续投资数字化建设。同时,要求每年按不低于主营业务收入的5%用于研发。截至目前,重庆康明斯获得了总计210项专利授权,其中发明12项,实用新型97项。

冷酸灵牙膏对于每一位重庆人来说都不陌生,是重庆著名的老字号品牌。如今,登康口腔核心品牌冷酸灵已跻身中国牙膏行业线下市场份额前3位,在抗敏感牙膏细分领域拥有60%左右的市场份额。

随着消费市场不断升级,老字号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新兴品牌竞争。登康口腔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结合,还与其他“赛道”的商家进行跨界合作,打造出一系列既有传统特色、又贴合年轻人个性的新产品,为老字号企业销售带来新的增长点。

发展民营经济

以创新活力助推经济持续力

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

2月21日,重庆召开深入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吹响了重庆加快建设民营经济发展高地的“冲锋号”。2024年,重庆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9,822.61亿元,同比增长6.2%,占全市经济比重达61.6%。

“研发创新依然是未来十年的核心发展方向。”华森制药连续五年上榜重庆制造业民营企业百强,在华森制药看来,企业想生存就必须走自主研发的道路,而关键就是创新和人才。目前,华森制药拥有药品批准文号80个,制定国家药品标准49项,先后承担国家、省市各部委科技研发项目达120项。

近年来,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本土药企“出海”的政策措施。在这一趋势下,华森制药抢抓机遇,成功将甘桔冰梅片“出海”新加坡,引发新一轮的市场优势。

家具建材制造企业美心集团,跻身2024重庆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指数100强榜单。通过加大技术研发,率先实现智能化串联所有工序,形成从一张钢板到一扇门的成品全程智能化生产。截至目前,美心集团共拥有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300余项,研发投入累计超5亿元。

三峡云海药业作为一家库区发展32年的中药企业,核心单品占国内同类产品市场份额超90%。企业肩负三峡库区中药材特色种质资源、生态珍稀食(药)用菌种开发与推广的重任,按照“药材买库区、药品卖全国”思路,摸索出“我育你种我收”的中药材资源开发生产模式,通过免费提供技术提供种子种苗、产品包回收等多种途径,持续带动民众增收致富,走出了一条绿色高效的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子。

大象免费看记者 付迪西

编辑:母晓婧    责编:黄显     审核:王广江

【免责声明】大象免费看客户端未标有“来源:大象免费看”或“大象免费看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举报

重庆现有火锅企业1.77万家、门店3.7万家!重庆火锅,藏着三千亿元市场

山坡上、巷子里、马路边、梯坎旁……重庆无处不火锅。“围炉聚炊欢呼处,百味消融小釜中”,邀上三五好友,围炉共食,随着咕嘟咕嘟的气泡在锅中翻涌,一场酣畅淋漓的美食之旅火热开启。

火锅,古称“古董羹”,因食物投入沸水时发出的“咕咚”声而得名,是川渝特色美食。重庆人爱火锅,会吃火锅,更凝心聚力发展火锅产业。重庆市火锅产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重庆有火锅企业1.77万家、门店3.7万家,全市火锅全产业链产值已达3000亿元。

从火锅学院到火锅料理师、从凭经验制作到标准化生产,重庆坚持在创新供给上下功夫。实行工匠技能认证制度,畅通职业培养机制;综合营销、包装、服务等各类手段,助推品牌化发展;推动食材工业化生产,布局行业全产业链。三管齐下,加快推动重庆火锅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擦亮火锅金名片。

拼营销

从“网红”到“长红”

企业各出奇招

走进位于江北区观音桥商圈的“萍姐”火锅店,灯笼、八仙桌、条凳、复古海报……市井风扑面而来。

晚上10点半,能坐七八十人的店铺一楼已基本满员。“我们这家店从上午10点营业至凌晨3点,最多一天接待了200多桌。”负责人陈宇森介绍。

在重庆,火锅店是多种多样的。有的通过灯光陈设突出装修风格吸引特定消费群体;有的大打饮品品牌,奶茶一度成为外卖招牌单品;有的通过毛肚、大刀腰片等“爆款”产品树立品牌标识……从“网红”到“长红”,店铺各出奇招。

同一天,西南大学学生王译,兴致勃勃地赶往南岸区南山火锅小镇“鲜龙井”火锅店,这是一家有600张桌子的大型景观火锅店。“吃完火锅在南山看夜景,痛快又尽兴,巴适得很。”王译说。

嘉陵江畔、南山深处,一座火锅庄园吸引着食客的目光。南山火锅小镇占地千余亩,十几家大型火锅店或隐藏在森林深处,或坐落于荷塘之畔。夜幕降临,绵延近两公里的火锅一条街成为人的海洋、灯的海洋。

在南山吃火锅,不同的店有不同的消费场景:可以在香樟林或枇杷林里露天吃火锅,抑或是沉浸于动漫场景,还可以穿着古装穿梭在吊脚楼……“南山火锅把场景体验感做到极致,因为风景好,哪怕夏天40多摄氏度的时候,依然有很多消费者愿意来吃户外火锅。”重庆市火锅产业协会会长陈国华说,“重庆火锅行业虽大,但知名品牌并不多。同时,各家的底料配方都不尽相同,顾客的口味也各有偏好。如何通过打造连锁品牌或统一规范标准,把重庆火锅整体品牌做响做亮,这是我们一直在思考、尝试突破的方向。”

立标准

底料生产自动化

食材质量有规范

微辣、中辣、特辣……辣度到底怎么算?

在重庆,辣度有了官方标准。2018年,《麻辣火锅底料辣度量化及等级划分》发布,对辣度进行了分级自此,各家企业开始了辣椒的精细化研究之路。

走进位于合川区的重庆火锅食材产业园,在梅香园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只见辣椒被细分为十几个品种并进行编号。踏入生产厂区,鲜见工人,炒制辣椒的香气却扑面而来。自动化数字控制生产线遍布着1万多个传感器,将每日产生的超20万条生产信息进行汇集和分析,运用科学数据解密“辣椒配方”。“我们有超120人的研究团队,目前已自主研发逾1万种调味料配方。”公司负责人郑传波说。

辣椒、花椒、牛油、葱姜蒜……自动化数字控制生产线上,机械臂抓取原料,投入反应釜炒制,而后自动灌装入袋,分量精确,一滴不漏。包装好的火锅底料,经由传送带“列队前行”,套袋、装箱、封箱,全流程机械化生产。

火锅辣度的精细化只是整条产业链发展的一个缩影。从传统的人工单锅小炒,到现在系统模块的封闭生产体系,火锅底料的自动化、智能化生产已成为行业的发展趋势。

在工业化生产背景下,如何实现火锅口味个性化?如何发挥工厂的优势,让底料口味稳定?企业依托智能化生产线,除了控制成本、确保品质、提高效率,更重要的是要把底料炒香做美。“我们把最小风味模块化,形成标准化的产品模型,通过搭配不同数量和比例的口味模块,形成不同的味道,从而解决了口味个性化的难题,规避了定制化服务的高成本,同时保障味道的稳定。”郑传波说。

合川区每年财政投入专项资金1000万元,推动企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并联合科研院所协同攻关,培育火锅食材专利产品和标准体系。目前,已累计创建市级研发平台11个、智能工厂2家、数字化车间44个,取得火锅食材产业专利359件,发布团体标准15项。

合川区农业农村委还与重庆市质量协会签订协议,委托其研制12项火锅食材系列团体标准,着力解决产品质量分级标准不统一、质量良莠不齐等突出问题。“我们为毛肚、鸭肠等火锅食材制定标准,进一步规范生产行为,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让消费者吃得更放心。”重庆火锅食材产业园工作专班有关负责人说。

育工种

技能大赛为平台

培训基地做孵化

“为什么有些火锅越煮越苦,因为花椒的籽没有处理。”在重庆市火锅人才培训基地,重庆火锅学院副院长王文军正向学徒一一叮嘱入门标准。

重庆火锅学院于2014年成立,由重庆市火锅协会、市烹饪协会和重庆现代职业技师学院联合筹建,采用校企联合培训的方式,设有调料、服务、管理3个专业。学院成立以来,通过企业培训和学徒制培训等方式培训学员3000余人。

这还远远不够。“据调查,全国范围内重庆火锅有数万人的人才缺口,同时缺乏系统评价标准,成为行业发展的阻碍。”王文军说。

火锅行业规范化的探索,王文军是亲历者。“以前各类专业竞赛中,火锅行业没有单独的赛事,从业者长期面临着没有身份的尴尬。”王文军说。此前火锅行业没有国家认证的专属职业工种,在技能比赛中,火锅往往作为“中式烹调”项目下的专项赛。

想要火锅料理师这一地方特色工种获国家认证,需要有标准化、规范化的操作流程和职业评价体系,但体系从何而来?

包括王文军在内的从业者成立考察小组,在全国对火锅行业进行一年多的摸底调研。

“部分大中型火锅店已经建立内部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机制,传统火锅技能的培训仍然以企业内训为主,招聘人才依赖‘师门宗派’的推荐。”王文军说。

从火锅学院到火锅料理师,王文军对火锅行业充满深情。最让他欣喜的是,在众人的努力推动下,自己热爱的职业有了国家标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中,火锅料理师正式成为中式烹调师职业下的新工种。2024年2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商务部联合颁布了中式烹调师(火锅料理师)国家职业标准。“火锅料理师工种出现以后,从业者通过系统学习、考试、培训,可以成为相应级别的火锅料理师,有了明确的成长通道。”王文军介绍。

为提升火锅行业人才技能水平,在重庆市人社局、商务委、火锅协会的共同努力下,重庆打造了“世界技能大赛火锅项目重庆集训基地”,成为全国火锅技能大赛建标准、孵人才的服务平台。“火锅料理师出现后,一批新的培训基地随之建立,进一步系统化、专业化培养行业人才。火锅产业的明天,也一定会越来越旺。”王文军说。(资讯)

原标题:央媒看重庆|现有火锅企业1.77万家、门店3.7万家!重庆火锅,藏着三千亿元市场

编辑:母晓婧    责编:黄显     审核:王广江

【免责声明】大象免费看客户端未标有“来源:大象免费看”或“大象免费看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举报

速读报告·重庆新增软件企业超过6400家、从业人员突破43.7万人

近日,重庆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市人民大礼堂开幕。市长胡衡华作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提出,一年来,重庆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提速发展。区域性、功能性金融机构累计达到31家,国家工业设计中心增至11家,全市A级以上物流企业突破100家。“满天星”行动计划深入实施,新增软件企业超过6400家、主营业务收入预计达到4200亿元、从业人员突破43.7万人。

原标题:速读报告·重庆新增软件企业超过6400家、从业人员突破43.7万人

编辑:母晓婧    责编:黄显     审核:赵蕾

【免责声明】大象免费看客户端未标有“来源:大象免费看”或“大象免费看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举报

展现重庆科创人物风采!2024重庆科创向上主题宣传活动研讨推荐会召开

近日,2024重庆科创向上主题宣传活动研讨推荐会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召开,来自市工商联、市科协、重庆社科院、市经信委、重庆高新区创新服务中心、重庆大学、西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工商大学等单位专家,现场为2024重庆科创向上主题宣传活动拟定推荐名单。

据了解,2024重庆科创向上主题宣传活动于2024年10月上旬正式启动,活动以“科技创新、人才强市”为主题,旨在通过挖掘、宣传一批对推动重庆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取得突出成绩的榜样人物,以示范引领作用激发科技创新内在动力,增强人才创新协同活力,构建科技开放创新生态。该活动由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管委会支持,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大象免费看承办,天眼查提供数据支撑。

活动发起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直至报名截止,三大宣传类别共收到90份报名资料,涵盖软件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大数据、消费金融等领域优秀人才及科创成果。因其中4份报名资料不符合基础报名条件,剩余86份报名材料进入到研讨推荐会。

在研讨会上,专家们对本次参与活动的人物和企业家分别进行了专业的审核,同时根据“科技创新”“年度贡献”“个人贡献”三大维度进行了研讨。其中“科技创新”的比重最大,从“科学研究实力表现”“科研成果表现”“关键技术突破表现”“科技创新表现”四个方面综合评判。

在研讨会现场,专家们仔细查阅了资料,并对参与单位情况进行了具体了解。有专家提出,通过活动看到了不少在科研领域的优秀人物或案例,他认为推荐方向一定要兼顾企业家和科技工作者,企业家要更看重其对科研成果的转化和运用,科技工作者则应看重其在该领域研究的新突破。同时在行业上,一定要兼顾各行各业,要让科技发展在不同行业里发光发亮。也有专家提出,企业提供的相关指标上,他更看重“有效发明”和“研发投入占比”这两个方面,认为相关数据可以明确说明企业科技创新的力度和投入。还有专家提出,民营经济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主体,其在稳增长、促创新、保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科研上的研发投入也十分活跃,因此特别看重民营企业在科技发展上的亮点,希望能得到社会的重点关注。

最终,各专家经过仔细的研判,最终拟定了本次宣传活动的推荐名单。

据了解,本次大型主题宣传活动紧跟科技发展大势,着重宣传对社会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创新重大进展或科技创新发展主体,宣传对象涵盖科技创新行业多个维度以及各大群体,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促进全市科技创新生态建设,加强全市科技创新交流与合作,助力实现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推动创新链和人才链的良性互动和发展。

(附推荐名单)

2024重庆科技创新年度人物名单

(按姓氏笔画为序)

李 杰 埃克斯工业有限公司创始人、CEO

何 勃 重庆宇海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院长

范 炬 中信科智联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胡成太 阿维塔科技(重庆)有限公司副总裁

段书凯 西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教授

徐培刚 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执行院长

高翔 重庆太蓝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

梅浙川 重庆医科大附属第二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谢会开 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微电子研究院院长、首席科学家

褚文博 西部科学城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重庆)有限公司总经理

2024重庆科技创新年度企业家名单

(按姓氏笔画为序)

马兵 重庆摩尔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

牛强 中冶赛迪装备有限公司董事长

朱冬 七腾机器人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颜 重庆美莱德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景红 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副总经理、董事

江慧丰 重庆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李跃东 重庆海浦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健 重庆博张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

龚为伦 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谢远文 重庆红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

2024西部(重庆)科学城科技创新成果名单

(按首字笔画为序)

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微电子研究院:

FTS-DT-101型微型近红外光谱仪

西部(重庆)科学城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

马铃薯种薯病毒纳米微球免疫层析快速诊断试剂盒

西部科学城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重庆)有限公司:

车路云一体化系统云控平

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

北达飞易新一代CAE算法引擎

西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存算一体类脑芯片

重庆特力普尔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汽车冲压模具氮气弹簧和工业机器人氮气平衡缸

重庆清研理工智能控制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尾气处理及余能回收装置

重庆科聚孚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环境友好型阻燃高分子材料

中冶赛迪装备有限公司:

高性能特殊钢高速柔性轧制关键技术与成套装备

重庆精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普基奥仑赛注射液

大象免费看记者 付迪西

编辑:母晓婧    责编:黄显     审核:赵蕾

【免责声明】大象免费看客户端未标有“来源:大象免费看”或“大象免费看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举报

2024重庆市制造业人物主题宣传|邹旭波:锚定经营目标,砥砺干事创业,以“产业+科创”赋能企业发展之路

重庆万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轮值总经理 邹旭波 

邹旭波,重庆万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轮值总经理。自2022年任职以来,他锚定“建设新型工业化时代的全球瓶级切片制造引领者”的目标,带领团队克服重重困难,成功实现了公司食品级PET高分子新材料项目的一、二、三期高质高效投产,填补了西部地区聚酯瓶片产业的空白,为公司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邹旭波积极推动企业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他带领团队积极践行“产业+科创”赋能发展之路,奋力实现企业数字化、高质量发展,与高校和研究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建产学研融合创新平台。在科技创新上,邹旭波牢牢抓紧5G工厂、数字化工厂项目建设,以价值为导向打造制造各环节的全业务流程闭环的数字化建设,以数字孪生为抓手助力公司降本增效,启动数字化十大场景应用,实现精准决策和精细化管理,提高企业运营质量和效益,推动企业数智化转型,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在产业带动方面,邹旭波引领企业积极抢抓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机遇,做强产业集群发展的新榜样。他全力落实公司目标,开拓国内国际市场,深化公司延链补链扩链强链工作。协同国内市场,加快构建重庆涪陵—四川达州产业发展集群,打通西部地区聚酯瓶片产业链。开拓国际市场,与陆海新通道签订合作协议,使产品远销海外。这些举措不仅带动了相关上下游产业的联动发展,也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根据报名材料编辑整理)

编辑:杨京    责编:何亚萍     审核:王光建

【免责声明】大象免费看客户端未标有“来源:大象免费看”或“大象免费看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