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重庆市专精特新企业家主题宣传|高坤旭:坚持走创新发展之路,始终保持行业技术的领先性

重庆永信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高坤旭 

高坤旭,重庆永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信科技”)总经理。2017年以来,他带领企业在显示面板薄化、UTG超薄玻璃方面取得了长期可持续的核心竞争优势,成为西南地区的薄化精加工企业。创立企业以来,高坤旭带领团队依托公司固有的薄化技术的绝对优势抢抓高技术壁垒和高产业价值的UTG业务,始终保持行业技术的领先性,在薄化技术上处于行业领先水平。2022年,率先在永川建设大型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加快清洁低碳转型。2024年,永信科技凭借优异表现,获得“重庆市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荣誉称号。

高坤旭注重自主研发创新,他坚信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他组织成立一支专业理论知识扎实、创新能力强、研发经验丰富的专业研发团队。研发团队在高坤旭的带领下,坚持以市场为中心、以客户为导向,积极整合内外部研发资源,提升整体研发创新实力,建立健全以技术中心为主要方式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进行开发、创新,目前已拥有专利95项,其中实用新型专利86项,发明专利9项。近年来,永信科技依托安徽芜湖总公司雄厚的技术研发底蕴,紧跟国家政策及市场动向,不断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为液晶显示屏产品的升级出新奠定了技术基础,将创新能力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2018年,永信科技成立“企业技术中心”,于2023年获得“重庆民营企业科技创新100强”、2024年获得“重庆市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荣誉称号。高坤旭也注重产学研合作,与重庆文理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等院校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的技术、人力等资源以及先进成熟的技术成果,结合企业的生产条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不断提升公司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使企业在新产品开发和科研攻关方面不走或少走弯路,提升公司技术创新能力。

目前,在高坤旭的带领下,永信科技已发展成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重庆市智能工厂、重庆市数字化车间、重庆市优秀民营企业、重庆市创新示范企业,获得重庆市企业技术中心认定。2023年,成为永川区首次通过新型研发机构评定的企业之一,被评为科技创新突出贡献单位。

(根据报名材料编辑整理)

编辑:杨京    责编:何亚萍     审核:赵蕾

【免责声明】大象免费看客户端未标有“来源:大象免费看”或“大象免费看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举报

2024重庆市制造业人物主题宣传|黄奇毅:坚持全球化视野、本土化运营,将重庆制造玩具推向世界

凯高玩具(重庆)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 黄奇毅 

黄奇毅,系凯高玩具(重庆)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自担任凯高玩具总经理以来,黄奇毅始终秉持“敢于创新,精益求精”的劳模精神,带领企业不断创新发展,积极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将产业向西部转移,累计完成投资8亿元,打造雄城生态工业园。在他的领导下,凯高玩具业务范围覆盖欧美、东南亚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拥有41项专利,年产值以31%的复合增长率快速成长。

黄奇毅提出“全球化视野、本土化运营”战略,构建“文创+动漫+旅游+版权+数字”的全产业链生态圈,推动玩具制造与动漫、文化、旅游等领域的深度融合,打造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玩具品牌。在他的带领下,凯高玩具凭借卓越品质成为多个国际大型体育赛事的特许生产商,如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盲盒系列生产商、2023年成都大运会吉祥物“蓉宝”生产商和2025年哈尔滨亚冬会吉祥物“滨滨”“妮妮”的特许制造商。未来,他将带领凯高玩具继续探索“AI技术 + 潮流艺术”结合的新生产工艺,制造更多精美的文创产品,持续为国内外大型赛会赋能,提升“中国制造”的国际影响力。

黄奇毅始终将质量视为企业生命线,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安全、环保。他积极推动企业研发环保新材料,生产可降解的玩具产品,彰显制造业在绿色发展中的责任与担当。同时,他带领企业与元隆雅图、阿里巴巴、京东等知名企业合作,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进一步拓展企业的业务版图。

在企业发展的同时,黄奇毅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解决就业问题,助力地方经济发展。他推动企业与多所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培养专业人才,为行业输送新鲜血液。

未来,黄奇毅将继续以工匠精神为内核,推动企业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带领凯高玩具成为行业的标杆,为推动重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凯高力量。

(根据报名材料编辑整理)

编辑:杨京    责编:何亚萍     审核:王广江

【免责声明】大象免费看客户端未标有“来源:大象免费看”或“大象免费看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举报

11部门联合发文推动铜产业高质量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1部门近日联合发布《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

《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铜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明显提升,原料保障方面,力争国内铜矿资源量增长5%至10%,再生铜回收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技术创新方面,突破一批铜资源绿色高效开发利用关键工艺和高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能力明显增强;产业升级方面,培育一批优质企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我国铜产业迅速发展,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铜产品生产国和消费国。2024年精炼铜、铜加工材产量世界第一,分别约为1364万吨、2350万吨,有力支撑了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同时,氧气底吹炼铜等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开发出全球最大的单台套底吹炉、侧吹炉生产装备,铜冶炼单位能耗较2020年下降约27%。

但也要看到,我国铜产业发展还面临资源保障能力不足、产业结构有待完善等突出问题。出台《实施方案》旨在发挥我国铜产业基础好、市场规模大等优势,加快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制造强国提供坚实基础。

我国铜资源储量较为丰富,但资源禀赋不佳,难以有效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应用需求。亟需加强资源勘探开发和高效高值利用,扩大新一轮找矿突破成果,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增强发展信心、拉动有效投资,不断提升原料保障能力。

为此,《实施方案》提出,要推动国内增储上产。新增一批可供开发的铜矿资源储量,推进重点地区铜矿资源基地建设,新建一批大中型铜矿山,加快在产项目扩能、新项目建设。加强铜矿伴生资源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加强尾矿和冶炼渣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推广低品位铜矿及尾矿综合利用等技术。强化二次资源回收利用。支持建立大型废铜回收基地和产业集聚区,鼓励矿铜冶炼企业处理含铜二次资源,培育一批符合规范条件、竞争力强的废铜加工利用企业和利用含铜二次资源的铜冶炼企业。

近年来,我国铜冶炼、中低端铜加工产能扩张较快,企业同质化竞争加剧,部分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压力较大。亟需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优化结构调整和区域布局,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实施方案》提出3项措施。

一是促进铜冶炼有序发展。新改扩建铜冶炼项目应对照《工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3年版)》标杆水平实施,鼓励新改扩建铜冶炼项目对照铜冶炼行业规范条件高水平建设,新建矿铜冶炼项目原则上需配套相应比例的权益铜精矿产能。

二是优化产业布局。引导产能向具有资源能源优势及环境承载力的地区有序转移,推动低效产能退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不再新增铜冶炼产能。鼓励铜冶炼和化工、建材等产业耦合发展,实现副产硫等就地转化。支持培育铜精深加工产业先进制造业集群。

三是培育优质企业。培育世界一流大型铜企业集团,提升铜采选、冶炼环节集中度,围绕新能源、电子信息等关键领域需求,重点培育铜产业“专精特新”和“单项冠军”企业,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企业。

目前,我国铜产业创新发展机制尚不健全,上下游协同创新效能有待提升,复杂矿床安全高效开采等关键技术尚未完全突破,集成电路等重点领域的高性能铜合金材料供给能力有待提升。亟需进一步完善铜产业创新平台建设,加快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突破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实施方案》建议,研究建立铜产业创新中心,鼓励铜产业集聚区采取多种形式建设铜基新材料中试平台,支持铜资源开发、生产应用、测试评价等相关创新平台建设,培育一批产业工人、技术骨干、创新团队。

加快关键技术攻关。加快绿色低碳智能采选、低品位难选矿高效选矿等矿山采选技术攻关,开展高性能铜合金材料制备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研制新一代连铸连轧精密铜管生产线、压延铜箔轧机、气垫式退火炉等关键装备。(资讯)

原标题:11部门联合发文推动铜产业高质量发展 到2027年力争铜矿资源量增长5%至10%

编辑:母晓婧    责编:黄显     审核:赵蕾

【免责声明】大象免费看客户端未标有“来源:大象免费看”或“大象免费看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举报

2024重庆市专精特新企业家主题宣传|邹昊佚:以国际化的视野引领企业创新,带领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重庆蓝洁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邹昊佚 

邹昊佚,重庆蓝洁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自2018年从西班牙科尔多瓦大学学成归国后,他便全身心投入到公司的管理和运营中。在过去的几年里,他凭借丰富的海外学习工作经验和深厚的专业知识,带领企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赢得业界的广泛认可。

邹昊佚善于优化管理流程,提高团队工作效率,使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领先地位。在他的领导下,公司不仅在销售额、企业规模和盈利率上逐年提升,成为国内水处理药剂行业的佼佼者。

邹昊佚注重科技创新。他积极推动公司在环境污染处理专用药剂材料制造领域的研发工作。在他的带领下,公司近5年共申请专利24件,其中发明专利11件,取得发明专利授权5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3件。值得一提的是,邹昊佚带领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利用酒类废水生产碳源补充剂的技术,该技术在国内乃至国际上当年均属领先地位。碳源补充剂的问世,不仅解决了酒类高浓度废水处理难题,还为上游企业提供了有效的环保解决方案,此外,该产品结合污水处理新工艺,脱氮率高达85%,显著降低了污水处理厂出水总氮的含量,为环境保护事业做出了贡献。

邹昊佚具备国际化的视野,能够敏锐地捕捉市场趋势,引领公司不断创新,开拓国际市场。在他的带领下,重庆蓝洁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已成为国内水处理行业的知名企业之一,关键技术得到了业内的认可。

(根据报名材料编辑整理)

 

编辑:杨京    责编:何亚萍     审核:王广江

【免责声明】大象免费看客户端未标有“来源:大象免费看”或“大象免费看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举报

2024重庆市制造业人物主题宣传|赵伟:加大研发投入,优化产品技术,带领企业成为中西部地区CCM摄像模组龙头企业

盛泰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赵伟

赵伟,现任盛泰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盛泰公司”)董事长、重庆立坤供应链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江西盛泰光学有限公司董事长,同时担任重庆市人大代表重庆市大足区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等社会职务,获重庆市大足区优秀企业家荣誉称号。作为企业掌舵者,赵伟展现出稳健的领导能力,他凭借卓越的市场敏锐度,带领企业专注科技创新,积极开拓市场,将企业从180人发展到带动就业人数2000余人的规模2024年,盛泰公司研发投入位列大足区第二名,出货量全球排名第五位,成为中西部地区CCM摄像模组龙头企业,有力地推动了当地信息产业的发展。

盛泰公司是一家集CCM摄像模组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向新器件研发、新产品应用、软件算法开发、产品系统解决方案、影像算法调测等方面国际领先水平前进。作为公司技术和管理创新的关键推动者,赵伟秉持着协同创新、研发攻关等理念,制定了符合公司发展的战略,建立起有效的创新机制,公司研发团队通过不断实现工艺整合及创新,取得授权专利287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47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50项。

据了解,盛泰公司产品涵盖多摄摄像头模组、1亿像素摄像头模组、超广角和潜望式摄像头模组等,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数码相机、汽车、医疗以及智能家居、智慧城市、航天航空等领域。模组年出货量达2亿颗,全球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五位,市场占有率达6.5%,全球每20颗摄像头模组,就有公司“贡献”其中之一。公司与OPPOvivo、传音等众多知名品牌建立合作关系,同时积极引入产业链相关企业,带动了上下游产业的协同发展,为当地经济增添活力。

赵伟在企业发展的同时,也不忘履行社会责任。赵伟多次代表企业向困难学生、困难职工、社会福利院等捐赠物资,助力改善他们的生活。在企业内部,为丰富员工生活,公司建设了足球场、篮球场等体育娱乐设施。针对双职工家庭带娃难题,组织志愿者为员工子女提供课后辅导。

此外,在赵伟的带领下,盛泰公司形成了完善的人才培育体系。公司定期开展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通过举办讲座、开设专业技能培训班等方式,提升员工的技能水平。此外,赵伟还推动公司与重庆大学、重庆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借助高校的科研与人才资源,为企业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

(根据报名材料编辑整理)

编辑:杨京    责编:何亚萍     审核:赵蕾

【免责声明】大象免费看客户端未标有“来源:大象免费看”或“大象免费看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举报

减轻企业负担、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重庆成都推动信用报告代替有无违法违规证明互认

近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重庆成都双核联动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提质扩面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提升重庆成都双核公共服务一体化水平,增强成渝两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其中提出,推动信用报告代替有无违法违规证明互认。

近年来,根据中国证监会、交易所等相关单位审核要求,企业在进行上市、挂牌、再融资、并购重组、发行债券等多项活动中,均需开具有无违法违规证明。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涉及的部门(单位)众多、程序复杂、人工核查办理的周期长,开具此类证明增加了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影响了企业的发展。为减轻企业负担,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重庆、成都两地均在2024年开展了以信用报告替代有无违法违规证明的改革工作。

比如,重庆在借鉴上海、浙江等省市前期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市40个行业领域,以在线可“一键获取”的专项信用报告(上市版)替代拟上市(挂牌等)企业有无违法违规证明。专项信用报告(上市版),用作企业及其关联企业进行上市、挂牌、再融资、并购重组、债券发行等活动时的信用信息参考依据。企业可以通过“渝快办”(网站和APP)的“高效办成一件事”专区“企业上市合法合规信息核查一件事”办事入口,登录获取专项信用报告(上市版)。也可通过“信用中国(重庆)”网站、“科创资本通”网站、“市地方金融局官网”等三大平台的“专项信用报告(上市版)”查询入口,登录获取该报告。

在重庆、成都均已推行以信用报告替代有无违法违规证明的基础上,《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推动信用报告代替有无违法违规证明互认。在成渝两地企业申请上市、挂牌、再融资、并购重组、发行债券等场景中,实现两地信用报告代替有无违法违规证明互认,并逐步将适用场景拓展至行政服务(申请优惠政策、资金支持、评优评先、资格审查、人员招录)和商务(招标投标、产权交易)领域,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

此外,《行动方案》还提出,推动“金融+政务”服务平台联通。依法依规推动成渝地区个人公积金信息、抵押品信息、企业纳税信息等信用信息互认、互查,为企业、群众异地办理贷款服务提供便利。(资讯)

原标题:减轻企业负担、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重庆成都推动信用报告代替有无违法违规证明互认

编辑:母晓婧    责编:黄显     审核:毛丹

【免责声明】大象免费看客户端未标有“来源:大象免费看”或“大象免费看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举报

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 去年减税降费及退税超2.6万亿元

从国家税务总局获悉,2024年,现行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达26293亿元,助力我国新质生产力加速培育、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分政策类型看,支持加大科技投入和成果转让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8069亿元;支持破解“卡脖子”难题和科技人才引进及培养的集成电路和工业母机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等政策减税降费1328亿元;支持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和新兴产业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等政策减税4662亿元;支持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的政策减税1140亿元;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和留抵退税等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11094亿元。

在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作用下,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2024年,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同比较全国总体增速快9.6个百分点,反映创新产业增长较快;全国科技成果转化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7.1%,较高技术服务业增速快14.3个百分点,说明科研结果加快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全国企业采购数字技术金额同比增长7.4%,折射出数实融合有序推进。

在税费优惠等各方面政策的支持带动下,我国制造业稳步发展。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2024年,制造业企业销售收入较全国总体增速快2.2个百分点。其中,装备制造业、数字产品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6.2%、8.3%和9%,反映出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稳步推进。(资讯)

原标题: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 去年减税降费及退税超2.6万亿元

编辑:母晓婧    责编:黄显     审核:赵蕾

【免责声明】大象免费看客户端未标有“来源:大象免费看”或“大象免费看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举报

2024重庆市制造业人物主题宣传|孙文刚:以质取胜、创新驱动,引领企业成长为化工百强的供应商

重庆元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孙文刚 

孙文刚,重庆元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自2005年从西南大学化工工艺专业毕业后,他便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化工领域的研究与实践中。19年的从业生涯中,他专注环保溶剂MDBE及1,6己二醇HDO的研发与生产;2016年,随着元利化学集团产业链的延伸,重庆元利正式成立,孙文刚被委以重任,负责新产业基地的筹建。面对从零开始的挑战,他带领团队仅用两年时间便完成两套生产装置的规划、建设与调试,并于2018年底和2019年初实现一次性试车成功。新产品因稳定的质量和精准的市场定位迅速打开销路,市场占有率持续领先。

2023年下半年,面对市场压力,孙文刚果断调整策略,推动技术与质量双线改革。他主导优化生产工艺流程,制定降本增效目标,将研发投入提升至年度营收的4%(3599万元),并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公司运营期间,他推动企业与华峰化工建立合作,整合长寿及建峰甲醇供应商资源,带动白涛园区产业链向下游延伸,形成区域协同效应。

在孙文刚的带领下,重庆元利先后获得市级企业技术中心、高新技术企业等认证,其研发的精细化工产品不仅满足下游行业的高标准需求,更以较高的市场占有率成为多家化工百强企业的稳定供应商。

他始终秉持为客户创造价值,为社会创造财富,为员工创造幸福的核心理念,切实践行企业使命和价值观,在做好产品的同时十分重视安全环保建设工作。目前,他引导建立了智慧安监管理系统、双重预防机制安全管理系统、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和环境保护智慧监控预警系统等,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为企业安全、绿色发展保驾护航。

(根据报名材料编辑整理)

编辑:杨京    责编:何亚萍     审核:王广江

【免责声明】大象免费看客户端未标有“来源:大象免费看”或“大象免费看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举报

重庆美心集团推动家居建材制造业向“新”而行、向“质”图强

1223日,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在渝州宾馆中华厅召开。重庆美心集团总裁夏勉作为民营企业家代表参会,并作出重庆美心集团反响。

据了解,“十四五”以来,重庆美心集团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家居建材制造的内在动能和发展后劲不断增强。重庆美心集团通过战略结构调整、拓展细分市场、提升智能制造水平、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等举措,实现核心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的较好成绩。


2024年,重庆美心集团积极调整战略结构,加速向大家居产业转型。致力将业务结构从单一的门类产品销售,转变为以门类为主,整装定制、智能家居、系统门窗等产品相结合的多元化产品销售结构。依托公司的产品研发能力和渠道资源,定制家居产品、系统门窗、智能家居等产品的销售收入在过去一年中增长迅猛,有效地对冲了因地产行业下行导致的业绩下行压力。 

在细分市场开拓方面,重庆美心集团不仅在传统的开发商渠道、门店零售渠道持续深耕,还将公建项目市场、家装/工装市场作为两个重要的发力点。通过开发与机场、展馆、医院、学校、轨道交通等公建项目需求相适应的产品,并与大量国内头部装修企业达成了战略合作,将美心的产品开发、低成本制造优势和装企的渠道优势相结合,在公建项目市场、装企市场均实现了显著增长。

在智能制造方面,重庆美心集团将智能制造作为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最重要抓手。近三年来,重庆美心集团以标准化、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逐层递进为纲领,持续投入智能化改造。建成了覆盖从研发到制造到营销到交付全链路的信息系统,持续引进国际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实现了在工人劳动强度大幅降低、人均收入增加的同时,人均产值提升25%,产品成本降低约6%,批量交付时间7天的行业领先成就。 

重庆美心集团还将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视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机遇。近年来,美心立足重庆区位优势,结合24年的国际市场开拓经验,先后参与了卡塔尔世界杯体育场馆、巴基斯坦瓜达尔新国际机场、安哥拉罗安达国际机场、柬埔寨暹粒国际机场、老挝磨万铁路、磨丁经济区、土库曼斯坦议会大厦、印尼雅加达Transpark城市综合体、孟加拉达卡地区电网改造、埃及阿拉曼新城超高综合体等项目,出口增长显著。

2025年是 “十四五”规划目标的收官之年重庆美心集团将以科技创新引领建材制造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持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大象免费看 付迪西 通讯员 向波

编辑:杨京    责编:何亚萍     审核:王广江

【免责声明】大象免费看客户端未标有“来源:大象免费看”或“大象免费看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