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一视同仁支持外资企业参与以旧换新政策

1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深入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有关情况。

发布会上,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在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中,要一视同仁支持外资企业参与。

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落实外资企业国民待遇,发挥重点外资项目工作专班作用,健全外商投资投诉工作机制,保障内外资企业公平竞争。在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中,要一视同仁支持外资企业参与。在汽车报废更新中,外资品牌新车占比约35%,带动外资车企销量较快增长。同时,不少外籍人士也享受到了以旧换新补贴。(资讯)

原标题:商务部:一视同仁支持外资企业参与以旧换新政策

编辑:母晓婧    责编:黄显     审核:罗军

【免责声明】大象免费看客户端未标有“来源:大象免费看”或“大象免费看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举报

最高法出台98项举措 以高质量审判服务保障科技创新

1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以高质量审判服务保障科技创新的意见》。《意见》聚焦涉科技创新审判中的突出问题,从总体要求、依法加强科技创新成果保护、创新主体保护、创新行为保护、科技创新法治化国际化市场环境建设和司法保护体制机制建设等6个方面,提出25条共计98项政策举措,将以公正高效审判推进高水平科技进步,充分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

围绕加强科技创新成果司法保护,《意见》提出实施确保司法保护强度与科技创新程度相协调的司法政策,完善专利授权确权行政诉讼审理标准。同时,《意见》依法加强科技创新行为保护力度,坚决打击遏制各类侵权行为。具体举措包括:充分发挥保全措施、先行判决等制度效能,确保创新获得充分及时保护;加大惩罚性赔偿适用力度,让侵权行为付出更大代价;从规制虚假诉讼、恶意诉讼、滥用诉权、打击科研造假等方面依法打击遏制阻碍创新行为,推动形成风清气正的科研生态。《意见》还提出依法加强科技创新法治化国际化市场环境建设,助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要包括:依法规制科技创新领域的不正当竞争和垄断行为,助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统筹处理专利与标准关系,助推科技创新领域国家标准体系建设;深化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司法合作,助推构建开放型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等。

据介绍,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运行6年,集中体现了建立国家层面知识产权案件上诉审理机制的改革效果。目前,全国具有知识产权民事案件管辖权的基层人民法院达到558家,知识产权案件管辖布局进一步优化。(资讯)

原标题:最高法出台98项举措 以高质量审判服务保障科技创新

编辑:母晓婧    责编:黄显     审核:罗军

【免责声明】大象免费看客户端未标有“来源:大象免费看”或“大象免费看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举报

标准提升引领原材料工业转型

原材料工业是国民经济基础性产业,在其发展过程中,标准起到重要引领作用。为充分发挥标准“指挥棒”作用,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应急管理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近日联合印发《标准提升引领原材料工业优化升级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

“我们将扎实推进《行动方案》各项任务落实落细,推动原材料工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构筑坚实支撑。”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司长常国武说。

优化升级取得明显成绩

日前,河钢集团全球首条氢冶金绿色汽车板连铸生产线在河北张家口投产,每年将产出150万吨汽车板,用于生产汽车结构用钢、超低碳钢、汽车大梁钢等高端钢材产品。氢冶金使用氢气作为还原剂,摆脱了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从而推动钢铁生产绿色转型。

近年来,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为主的原材料工业优化升级取得明显成绩。从区域看,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产业集聚区炼化产能占比达70%;建成并通过认定化工园区708家,产值占石化化工行业70%以上;超900万吨电解铝产能有序转移至清洁能源丰富地区。从企业看,45家原材料企业上榜《财富》世界500强,占全球上榜原材料企业近40%;220家原材料企业进入中国制造500强;累计培育3000余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也要看到,原材料工业仍存在低端过剩和高端不足等短板。为此,工信部将围绕“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改革任务要求,进一步加强高质量标准供给。在传统产业领域,编制钢铁、轻工、机械等行业标准建设指南,加强数智技术、绿色技术等融合领域标准制修订,引领产业优化升级。在新兴产业领域,按照“产品分代、技术分级、研制分期”思路,加快制定一批先进适用的标准。在未来产业领域,紧跟国内国际技术演进发展趋势,前瞻布局标准化路线图研究。

标准引领作用不断增强

“十四五”期间,我国在原材料领域发布了国家标准1500余项、行业标准1800余项,标准研制水平和国际化程度日益提升,引领产业发展作用不断增强。

“我们将电梯用钢丝绳、热轧带肋钢筋等推荐性国家标准转为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轿车轮胎、通用硅酸盐水泥等强制性国家标准,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黄瑜介绍,工信部围绕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重点领域,发布548项新材料行业标准;围绕智能工厂、工业互联网等,发布15项数字化转型行业标准;围绕碳排放碳核算、绿色产品、资源综合利用等,发布496项绿色低碳行业标准。

同时,工信部十分重视将行业经验、技术转化为标准,提升产业竞争力。例如,化工园区建设标准此前缺少引导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指标。“我们在调研园区现状水平、凝练优质园区发展经验基础上,编制发布《化工园区智慧化评价导则》《化工园区竞争力评价导则》行业标准,明确了化工园区智慧化水平评价的流程、体系和方法,引导园区在产业经济、创新驱动、智慧化转型等方面对标先进改造提升。”黄瑜说。

围绕“三化”加速转型

目前,原材料工业绿色化转型依然面临较大压力,数字技术融合应用还不深入,优化升级任务仍较为艰巨。为此,《行动方案》以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发展、新材料产业壮大为重点,加快关键急需标准研制,引领产业创新发展;建立健全原材料工业标准化工作协调机制,加强贯标推广和实施效果评估,引导企业在研发、生产、管理全过程落实相关标准要求。

围绕高端化发展,《行动方案》聚焦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强化上下游协同,制定一批通用性强的先进基础材料标准,推动一批创新成果转化成关键战略材料标准,聚焦前沿材料产业化重点发展指导目录开展前沿新材料标准研制。

围绕智能化发展,《行动方案》立足原材料行业流程工艺特点,围绕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发展需要,部署数字技术与原材料工业深度融合相关标准制修订任务。

围绕绿色化发展,《行动方案》聚焦低碳技术,开展电炉短流程炼钢、氢冶金等技术标准研制;聚焦碳减排工作,开展重点行业碳排放、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方法等标准研制;聚焦绿色制造,开展绿色建材、生物基材料等产品标准以及绿色园区、绿色工厂评价标准研制。

《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将发布并实施200项以上数字化转型、100项以上新材料领域以及100项以上绿色低碳标准,同时推动10项以上强制性国家标准的立项。制修订500项以上基础通用和质量提升类标准。”常国武说。

为确保上述目标如期达成,《行动方案》提出,要推动科研和产业化专项加大对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新材料等领域标准研究支持力度;支持地方加大标准化工作力度,鼓励重点企业提高标准化相关经费投入;支持企业将标准化人才纳入职业能力评价和激励范围。(资讯)

原标题:标准提升引领原材料工业转型

编辑:母晓婧    责编:黄显     审核:赵蕾

【免责声明】大象免费看客户端未标有“来源:大象免费看”或“大象免费看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举报

改革攻坚科改突破

目前重庆已经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山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网络。重报集团大象免费看带大家来到科改示范企业重庆交通开投集团旗下重庆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它掌握了跨座式单轨交通及山地城市轨道交通建造关键核心技术。从规划、咨询到设计、监理,全面参与了重庆合计运营里程500千米的轨道交通项目,有力支撑了重庆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

大象免费看 周洁 主播 车珂宇 摄像 邹飞 视频编辑 黄燕星

编辑:杨京    责编:石勇     审核:赵蕾

【免责声明】大象免费看客户端未标有“来源:大象免费看”或“大象免费看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举报

重庆美心集团推动家居建材制造业向“新”而行、向“质”图强

1223日,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在渝州宾馆中华厅召开。重庆美心集团总裁夏勉作为民营企业家代表参会,并作出重庆美心集团反响。

据了解,“十四五”以来,重庆美心集团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家居建材制造的内在动能和发展后劲不断增强。重庆美心集团通过战略结构调整、拓展细分市场、提升智能制造水平、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等举措,实现核心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的较好成绩。


2024年,重庆美心集团积极调整战略结构,加速向大家居产业转型。致力将业务结构从单一的门类产品销售,转变为以门类为主,整装定制、智能家居、系统门窗等产品相结合的多元化产品销售结构。依托公司的产品研发能力和渠道资源,定制家居产品、系统门窗、智能家居等产品的销售收入在过去一年中增长迅猛,有效地对冲了因地产行业下行导致的业绩下行压力。 

在细分市场开拓方面,重庆美心集团不仅在传统的开发商渠道、门店零售渠道持续深耕,还将公建项目市场、家装/工装市场作为两个重要的发力点。通过开发与机场、展馆、医院、学校、轨道交通等公建项目需求相适应的产品,并与大量国内头部装修企业达成了战略合作,将美心的产品开发、低成本制造优势和装企的渠道优势相结合,在公建项目市场、装企市场均实现了显著增长。

在智能制造方面,重庆美心集团将智能制造作为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最重要抓手。近三年来,重庆美心集团以标准化、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逐层递进为纲领,持续投入智能化改造。建成了覆盖从研发到制造到营销到交付全链路的信息系统,持续引进国际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实现了在工人劳动强度大幅降低、人均收入增加的同时,人均产值提升25%,产品成本降低约6%,批量交付时间7天的行业领先成就。 

重庆美心集团还将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视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机遇。近年来,美心立足重庆区位优势,结合24年的国际市场开拓经验,先后参与了卡塔尔世界杯体育场馆、巴基斯坦瓜达尔新国际机场、安哥拉罗安达国际机场、柬埔寨暹粒国际机场、老挝磨万铁路、磨丁经济区、土库曼斯坦议会大厦、印尼雅加达Transpark城市综合体、孟加拉达卡地区电网改造、埃及阿拉曼新城超高综合体等项目,出口增长显著。

2025年是 “十四五”规划目标的收官之年重庆美心集团将以科技创新引领建材制造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持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大象免费看 付迪西 通讯员 向波

编辑:杨京    责编:何亚萍     审核:王广江

【免责声明】大象免费看客户端未标有“来源:大象免费看”或“大象免费看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举报

如何保障企业敢用数、会用数、用好数?解读来了

随着数字技术持续迭代,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进程不断加快,围绕数据要素开发和价值挖掘的企业开始涌现,数据产业加速发展。

2024年,《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关于促进企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关于促进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等印发实施。如何推动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企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记者进行了采访。

促流通 推进5类可信数据空间建设和应用

从公积金缴纳人数、金额等情况来判断员工福利水平、企业的营收效益;从12个月内未按时缴纳公积金次数、缴纳额环比值等指标来看稳定性和波动性……济南财金集团建设了济南全市统一的融资服务平台,通过接入可供运营的公共数据,让数字金融产品比人工调查更加精准有效,可实现后台自动审批贷款。

如何将公共数据等安全合规地流通至银行等金融机构一度是济南财金集团面临的主要困扰。浪潮云总经理颜亮表示,公司开发的可信数据空间产品,融合隐私计算、沙箱计算、区块链等多种技术,为济南财金集团提供安全可信的数据开发环境。

除了保证安全,数据流通还要解决信任的问题。“比如,编制光伏价格指数需要融通行业内各参与方的数据,但以前各方担心数据泄露,不愿意提供自身的数据。公司参与开发的电力可信数据空间,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原始数据不出域’,获得各方信任,实现光伏设备制造厂家、电力行业协会、光伏项目甲方供应链三方数据流通,使得光伏价格指数的发布和研究工作具备了可行性。”太极股份数字能源相关业务负责人刘刚介绍。

总体上看,我国可信数据空间发展处于起步阶段。“《行动计划》是国家首次针对可信数据空间进行系统性布局。”国家数据局数据资源司司长张望表示,将分类施策,推进企业、行业、城市、个人、跨境5类可信数据空间建设和应用。

其中,企业方面,重点支持大型企业面向中小企业提供普惠便利服务建设的可信数据空间;行业方面,支持建设一批行业数据空间;城市方面,支持有条件的地方以应用场景为抓手,因地制宜推进城市可信数据空间建设和运营;而个人、跨境可信数据空间的数据安全合规要求高、政策性强,将在充分调查研究基础上,积极探索、稳慎推进。

“到2028年形成不少于100个数据空间解决方案和最佳实践,带动扩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国家数据局副局长陈荣辉说。

保权益 解决企业困惑,助力企业创新

“数字经济发展越快,企业对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需求也就越强烈。不少企业反映,对自己‘能开发利用哪些数据,怎样开发利用数据’存在困惑,有数不敢用、不知怎么用,对企业创新有较大影响。”张望表示,《意见》回应了企业数据权益有关问题,保护企业合法权益,为企业“敢用数”“会用数”“用好数”提供保障。

在企业数据权益形成方面,明确了企业对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或合法获取、持有的数据,依法享有法律法规规定的、民商事合同或行政协议约定的数据权益。企业在不违反相关规定的情况下,可以放心开发使用。

在企业数据权益保护方面,企业对其合法获取、持有的数据进行开发利用、流通交易和经营收益的权益应当予以保护。企业有权依法或依合同约定,自主或委托他人基于其合法获取、持有的数据开发数据产品或提供数据服务。实践中,数据权益的争议时有发生,有必要建立数据权益流转机制和多元化争议处理机制,从而更好保护各方权益。

在企业数据收益分配方面,坚持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推动构建公平高效的数据要素价值分配机制。

《意见》还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向中小企业提供公益性数据服务。“大多数中小企业数据资源储备不足,存在‘无数可用’的情况。”国家数据局数据资源司副司长张慧星说,缺少可以使用的合适工具,是中小企业开发利用数据面临的一个共性问题。

张慧星表示,鼓励各地方面向中小企业提供公益性数据服务,在推进公共数据开放和授权运营工作中,向中小企业的用数需求场景倾斜;要引导行业龙头企业、互联网平台企业等提供普惠性数据产品和技术工具,推动数据技术企业立足不同行业的数据开发利用场景和特点,研发行业适应性强、可操作性强的技术工具包。

强主体 分类施策,培育多元经营主体

《指导意见》提出,培育多元经营主体。

“我们根据数据产业的业务形态,将数据企业分为数据资源、数据技术、数据服务、数据应用、数据安全和数据基础设施企业等6类,分类施策培育多元经营主体,营造竞争有序、繁荣活跃的数据产业生态。”张慧星说。在培育多元数据企业方面,国家数据局采取以下举措:

围绕“供得出”,要加快培育数据资源企业,结合各行业各领域实际应用场景需求,支持企业依法依规对其合法获取的数据进行开发利用。

围绕“流得动”,重点培育业务咨询、交易撮合、合规服务、金融服务等数据服务企业;大力加强数据基础设施布局,聚焦一体化算力、公有云、可信数据空间等,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据基础设施龙头企业。

围绕“用得好”,在“智改数转”、新兴产业发展和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等方面,培育一批能深刻理解行业发展特征、高效响应场景需求的数据应用企业,全面提升数据资源开发利用规模和水平。

围绕“保安全”,适应大范围、高速度、高通量的数据流通发展新趋势,加快可信数据空间、隐私计算、匿名化、量子加密等技术创新,培育一批满足高水平动态安全需求的新型数据安全企业。

根据前期摸底分析,目前我国数据企业发展呈现“数据应用企业多、数据资源企业散、数据服务企业少”的态势,产业链部分环节存在短板。张慧星表示,下一步,将建立数据企业培育库,支持数据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推动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的产业生态体系。(资讯)

原标题:如何保障企业敢用数、会用数、用好数?解读来了→

编辑:母晓婧    责编:黄显     审核:罗军

【免责声明】大象免费看客户端未标有“来源:大象免费看”或“大象免费看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举报

做强文化企业竞争力

国家统计局日前对全国7.8万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以下简称“文化企业”)的调查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我国不断健全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文化企业发展平稳向好,盈利能力稳步提升。2024年前三季度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9668亿元,同比增长5.9%;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903亿元,同比增长3.9%,营业收入利润率为7.93%;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41616亿元,同比增长10.0%,快于全部规模以上文化企业4.1个百分点。

文化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文化企业承担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功能,通过创作、生产、传播和展示文化产品推动文化创新。文化企业不断推出新产品、新服务,带动了文化及相关产业的融合升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升,优化了经济结构,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出海渐成风潮,一些文化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通过数字化、网络化等手段,广泛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了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作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文化企业在文化产业的不断壮大、市场需求的日益增长、改革的持续深化、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多项利好政策的制定出台中,获得了更多发展机遇和市场空间。不过,当前文化企业发展还面临不小压力,一是与文化企业规模增长态势不一致,旗舰型、龙头型文化企业严重不足,文化产业链链主企业数量较少,带动辐射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不强,难以引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等方面向更高层次提升。二是我国文化企业多为小微企业,文化产业链条内部前后联系不明显,纵向分工程度不高,多处于“单打独斗”状态,企业融资成本高和融资难问题仍然存在,抗风险能力普遍较弱。三是大部分文化企业集中在生产、制造和加工等低附加值环节,对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掌控力不突出,文化企业和产品“走出去”制约因素较多,文化资源全球配置能力及国际品牌影响力还普遍不强。四是新一轮数字技术竞争优势在文化产业领域还有待提升,文化数字资源如何更好活态化传播和应用等面临挑战,文化的数字资源价值不能实现充分转化。

文化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是我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文化市场活力有效释放的重要前提。引导各类经营主体踊跃参与文化建设,推动文化企业提升竞争力,一方面要以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等为引领,鼓励大型文化企业通过资源整合、并购重组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产业集团,支持中小微企业在个性化、多样性、高品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上形成竞争优势。另一方面要整合文化资源、人力资本与产业政策,加强文化企业的品牌建设和创新意识,加强数字和科技赋能,提高文化资源开发效率,为文化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提供发展土壤。此外,要积极构建完善文化企业服务体系,为经营主体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资讯)

原标题:做强文化企业竞争力

编辑:母晓婧    责编:黄显     审核:罗军

【免责声明】大象免费看客户端未标有“来源:大象免费看”或“大象免费看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举报

十大产业前瞻2025 新质生产力引领千行百业新征程

回望2024年,新质生产力为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前瞻2025年,新质生产力将加快赋能千行百业,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开辟产业新天地。

2025年将是革新与求变的年份。不管是以半导体为代表的硬科技,还是以“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为代表的新消费,都离不开“新”字,科技创新将带动产业升级与转型,扩内需政策加码,有望催生新需求兴起与新业态壮大。

从新能源汽车加速智能化,到人工智能加速应用落地,从低空经济加速起飞,到商业航天加速基建,我们已经感受到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浪潮的澎湃气息,新动能、新优势、新业态、新模式勃然兴起。

半导体

进入向上周期,产业格局将重塑

最近十年,中国半导体产业成绩斐然,迸发出新的活力。展望2025年,全球半导体产业进入向上周期,增长趋势确立无疑;但在全球贸易冲突加剧、进入智能时代的背景下,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正在加快重塑,进入一个新的、再全球化过程;分化和机遇,将成为产业发展关键词。

“2025年供应侧晶圆厂产能逐步释放,需求侧汽车电动化渗透率提速,AI数据中心加速发展,整体来看,对未来市场仍应保持期待。”华虹宏力半导体业务发展资深总监胡湘俊引用第三方数据表示,全球半导体产业预计2025年营收达到7190亿美元,增幅为12%。

产业增长确立,但增长点和投资机遇已经开始分化。AI接力互联网,成为半导体增长的新驱动力。在AI Agent加持下,智能手机、PC、可穿戴产品(比如耳机)都将进入新一轮增长,其对云侧和端侧的AI芯片需求,将成为半导体成长最强劲的驱动力。

在应用爆发次序上,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电子首席分析师舒迪认为,2025年,端侧AI将迎来加速落地,AI眼镜可能是最先爆发的市场,AI耳机也将成为主流。而算力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升级,将成为推动半导体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展望2025年,半导体先进制程依然是全球产业增长和竞争的最重要领域,欧洲、美国、日本和东南亚都在积极扩建新产能,半导体全球供应格局正在动态重塑中。

人工智能+

大模型应用“软硬兼修”

AI驱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浪潮席卷全球。IDC预测,全球AI市场规模将在2025年增至2218.7亿美元,五年复合增长率约为26.2%。2025年,中国AI市场规模预计约占全球总规模的8.3%。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提“人工智能+”行动,行业大模型发展势头迅猛,AI智能体持续升温,加速融入并赋能千行百业。

“我们即将迎来AI应用的群星闪耀时刻。”百度创始人、董事长李彦宏预测。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表示,2025年不仅是智能体的元年;未来AI手机、AI PC以及AI眼镜将会成为新的消费热点,2025年将成为AI终端的元年。

按照《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目标,到2025年,新一代人工智能在智能制造、智能医疗、智慧城市、智能农业、国防建设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5万亿元。

在大模型层面,OpenAI、谷歌、亚马逊、字节跳动、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主流模型持续升级迭代。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日趋成熟,各大科技企业的模型调用价格显著下降,从而明显降低了其他行业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成本。

人工智能最值得期待的应用场景之一就是人形机器人。按照智能化程度,人形机器人可被分为L0至L5六个层级,目前人形机器人正在从L3向L4过渡。

人形机器人前景广阔已成共识,但其要从视频Demo走向产业落地没有想象中那么乐观。当下,具备资金实力且自带场景的大厂正加速入局,高精尖人才设立的初创公司更是如同雨后春笋,行业景气度日趋高涨。

人形机器人的量产趋势正在逐步显现,多家人形机器人公司宣布了其量产计划,海外企业如特斯拉预计在2026年开始人形机器人量产;中国企业如优必选,其产品已经进入东风柳汽、吉利汽车等车厂的实训。达阀则计划在2025年实现量产。

新能源汽车

自动驾驶将加速行业高成长

2024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连续问鼎全球的第十个年头,2025年,中国汽车新能源化浪潮依然难以阻挡,以自动驾驶为代表的智能化,将加速新能源汽车的渗透,成为汽车行业发展最大看点。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日前表示,乐观估计,2025年的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1650万辆(含出口)左右,增速接近30%,渗透率超过50%,内需有望达到1500万辆,渗透率超过55%。

财政部办公厅近日发布通知要求,新能源汽车可以满足实际使用需要的,年度公务用车采购总量中新能源汽车占比原则上不低于30%。对于路线相对固定、主要在城区行驶的公务用车,原则上100%采购新能源汽车。

备受关注的中欧围绕电动汽车反补贴案的对话仍未结束,商务部发言人近期表示,中方始终主张通过对话磋商解决贸易摩擦,希望欧方尽快采取实际行动,与中方共同推进磋商。多家中国车企负责人认为,企业有能力消化关税影响,真正有效降低成本的方法是技术进步。

多家券商研究机构预测,2025年中国乘用车智能驾驶普及将提速,NOA(自动导航辅助驾驶)渗透率有望达到10%至20%,搭载NOA方案的乘用车新车销量有望冲刺500万辆。与此同时,理想汽车、小鹏汽车、蔚来、小米汽车、华为和赛力斯等企业对发展自动驾驶业务的态度非常积极。作为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的比亚迪在其20万元以上车型搭载高阶智驾系统的进展也引发业内关注。

展望2025年的中国自动驾驶行业,特斯拉的入场时间表已经成为焦点。特斯拉团队近期预计2025年特斯拉FSD(完全自动驾驶)将在中国推出,不过特斯拉团队也在后面注明“等待监管部门批准”。此外,萝卜快跑日前拿下香港特别行政区运输署批出的首个自动驾驶车辆先导牌照,这将成为萝卜快跑走向全球化的重要一环。

商业航天

批量化卫星生产与发射可期

2024年,我国“千帆星座”和“国网星座”相继成功发射首批组网卫星。两个巨型星座计划的卫星数量均超过1万颗,批量组网建设序幕的拉开,意味着高频次火箭发射、批量化生产卫星不再遥远。目前,我国已形成了较完善的商业航天产业链生态,企业总数达到500余家。

大量的可重复使用火箭试验和发射需求形成趋势。2024年,我国航天八院、蓝箭航天等单位的重复使用火箭试验箭完成10km级飞行试验,2025年有望实现首飞;国际上,SpaceX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星舰”在第五次试飞中成功实现了“筷子”夹火箭,2025年将继续向实现火箭完全复用的目标迈进。

随着批量卫星组网的启动,我国卫星工厂将迎来投产、扩建热潮。银河航天、吉利卫星超级工厂的年产能目标均达500颗卫星。微纳星空除了在北京昌平投入卫星智能化产线外,也在江苏省无锡市经开区规划了占地50亩、总投资10亿元级的新一代卫星智能化制造基地,目标是年产超200颗卫星。

伴随大型星座的建设,商业航天企业逐渐实现盈利,新的阶段目标是全产业链实现商业闭环,即卫星互联网得到广泛应用。最新数据显示,SpaceX的“星链”星座提供的卫星互联网已服务超400万家庭用户,2024年预计实现66亿美元收入。业内信心倍增,期待我国的卫星互联网应用在各行各业落地开花。

政策层面,继2024年商业航天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之后,顶层规划和具体支持有望在2025年进一步完善。

生物医药

AI加速渗透,打开行业新空间

“AI+医疗”正在为生物医药行业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展望2025年,不少医药人提到人工智能(AI)与生物医药细分行业结合所带来的新机遇。业内人士预计,2025年,AI在新药研发、医疗器械等细分赛道发展可期,随着AI渗透率的进一步提升,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质量与效能都将迎来新突破。

联影医疗实际控制人、联影集团董事长薛敏向记者表示,当今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医疗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机遇。新技术不断涌现,从人工智能大模型到芯片技术、元宇宙技术,从区块链到物联网等,都在不断推动医药行业变革。

2025年,AI制药有望进一步助力中国药企新药研发效率提升。英矽智能联合首席执行官任峰表示,AI的应用使得某些药物分子的研发较传统方式用时缩短了三分之二,研发费用只有行业平均研发费用的十分之一。在没有AI支持的情况下,新药研发管线的成功率通常低于5%,而AI的引入可以将这一数字提高3倍至5倍。

“AI+医疗”不仅局限于AI制药相关场景,还涉及辅助检测、诊断,以及手术机器人、智能手术系统等。在业界看来,医疗器械与AI的软硬件结合将带动行业向精准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低空经济

eVTOL常态化商用场景将落地

2025年,低空行业的最大看点是大型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常态化商业应用场景和航线的落地。2024年,物流、消防、文旅、农林植保、电力巡检等各类低空应用场景在全国遍地开花,已经为更大规模的常态化商业应用做了铺垫。

上海峰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谢嘉认为,大型eVTOL航空器常态化商业应用场景和航线的落地,会极大促进eVTOL相关产业生态更加成熟。

业内预计,未来两年将迎来国内多家eVTOL头部企业适航取证的高峰。目前,小鹏汇天、亿航智能都有不少订单在手,商业化运营也在加速推进。

低空经济的商业化运营离不开低空新型基建的支撑。中国低空经济联盟执行理事长兼秘书长罗军认为,2025年,空中交通指挥网络和地面若干飞行服务设施的建设将全面推进;一批行业标准、强制标准和相关规则将陆续发布;将有更多科研机构、创新创业企业和投资企业进入无人机产业、eVTOL产业赛道,低空产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世界无人机大会主席杨金才表示,未来两年,中国的eVTOL将会在多个城市甚至几十个城市飞起来,成为城市空中的交通工具,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飞的”。

据中国民航局预测,到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

文化传媒

首发经济加持,数字创意企业迎良机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发展首发经济。开源证券认为,包含首演、首展、首赛及内容新品首发等领域的文化产业有望迎来新机遇。

柠萌影视联合创始人、副总裁周元表示,中国是文化产品生产大国,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近年来,中国电影在海外上映数量显著增加。中国短剧也在国际上展现了强劲的实力,2024年,来自中国的应用包揽海外微短剧下载量前三。

在腾讯公司副总裁、腾讯在线视频首席执行官孙忠怀看来,文化传媒行业要把内容作为主业。他认为,实现行业健康发展有三个关键因素:一是转变增长方式,给行业提供更多确定性;二是培育行业的创作热情;三是技术变革时刻,寻找下一时代发力点。

近年来,众多文化消费体验新地标打破传统商业路径依赖,通过跨业态、多品类组合满足了消费者的新需求,与首发经济的内核“新”不谋而合。

在华鑫证券朱珠看来,传统存量线下渠道电影院线具有潜在商业价值;首发经济及沉浸式体验将利好数字创意企业;线上媒介也在加码线下企业;具有可持续内容IP生产运营及数字营销、粉丝经济公司也迎来机遇。

展望未来,文化与科技的结合也引发了无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文化产业与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的融合在全球范围内正迅速发展,不论是新闻生产、影视制作,还是游戏开发,AIGC已成为提升文化产业生产力水平的有力助手。”中文在线董事长童之磊说。

冰雪经济

政策支持更有力,行业供给渐丰富

2025年,不少人在动人心魄的雪景中与新年的第一缕阳光相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发展冰雪经济。展望2025全年,冰雪经济这一新经济业态的消费潜力值得进一步挖掘,或将焕发更强劲动能。

一方面,政策支撑更加有力。回首2024年,一系列利好冰雪经济发展的举措出炉,尤以2024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最受关注。《意见》明确,到2027年,我国冰雪经济总规模达到1.2万亿元;到2030年,我国冰雪经济总规模达到1.5万亿元。

另一方面,行业供给日渐丰富。近年来,冰雪旅游相关的项目增加,丰富了旅游供给。2024年下半年以来,人们有了更多大型室内滑雪和娱雪场所的选择,例如:上海耀雪冰雪世界、武汉城建热雪奇迹滑雪场等大型冰雪旅游项目相继开业,深圳前海·华发冰雪世界将于2025年亮相。未来,长三角、华中、珠三角等地的南方冰雪旅游爱好者有望实现四季体验冰雪项目,即时、短途的冰雪旅游产品或许逐渐成为热门。

除了冰雪旅游,包含功能性服饰在内的运动装备是居民参与冰雪运动的主要消费项目。随着国家对于冰雪经济的多项支持政策逐步落地,业内人士认为,这将释放羽绒服、冲锋衣等与冰雪相关的功能性服饰的消费活力,促进相关行业发展。

银发经济

扶持政策给力,行业进入快车道

2025年1月,国家出台的首个支持银发经济发展的专门文件《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将迎来发布一周年。

展望2025年,银发经济将迸发出怎样的能量?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人口发展研究室主任、研究员胡祖铨表示,我国银发经济处在加快发展阶段,银发经济规模约7万亿元,占同期GDP比重约为6%。预计到2035年,我国银发经济规模将达到30万亿元左右,占同期GDP比重约为10%。

2024年,民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等多部门发布支持银发经济相关文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度提出积极发展银发经济。上海、广东、江西等多地近期纷纷发布促进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增进老年人福祉的相关文件。

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院长彭希哲发文表示,目前,我国银发经济仍处于起步阶段,呈现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需求稳步增长、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关键技术和产品创新速度加快等基本态势,同时也面临着涉老产品和服务的供应明显滞后于市场需求、企业介入的积极性高涨但商业模式尚不成熟、服务和产品的标准体系还不健全、专业人员稀缺等问题。

通信产业

5G-A商用提速,赋能消费电子崛起

5G-A作为承上启下的“半代”技术,2024年被中国及中东地区等率先投入商用。受访企业和专家预计,2025年,5G-A关键技术将更加成熟,商业场景将更加丰富,成为推动低空经济、工业互联网、远程医疗、虚拟现实等产业发展重要力量,同时也将为通信设备制造商、消费电子产业链带来新的市场机会。

2024年,电信运营商加速在全国范围内布局5G-A网络,目前,中国移动的5G-A商用城市已超过300个,一线城市的运营商针对商务、直播、游戏等特定场景推出5G-A套餐。同时,5G-A在旅游、智能制造、交通等多领域应用落地,终端厂商已推出55款5G-A手机。

2024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联合发布的《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明确了到2027年底全面实现5G规模化应用的目标。这一计划不仅着眼于5G技术本身的升级,也特别强调了5G-A商用网络的快速发展。中国移动提出,争取到2026年底实现5G-A的全量商用。政策的推动和市场需求强烈,将为5G-A拓展应用广度与深度提供良好的环境。

运营商在推动5G-A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基站、天线和射频设备,这将为通信设备制造商带来新的市场机会。市场研究预测,未来几年,5G-A相关设备的市场规模将显著增长,将推动整个通信产业链的升级。

受访企业和专家还认为,5G-A与AI等技术融合,也将给消费电子行业带来新的发展空间。5G-A上下行速率大幅提升,可支持XR Pro、全息、3D视频等消费级交互式应用,可带来更加沉浸的虚拟世界交互体验。(资讯)

原标题:十大产业前瞻2025 新质生产力引领千行百业新征程

编辑:母晓婧    责编:黄显     审核:王广江

【免责声明】大象免费看客户端未标有“来源:大象免费看”或“大象免费看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举报

ESG新规奏响“变奏曲” 上市公司“破题”进行时

近期,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下称《指引》)。随后,证监会就《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以及上市公司年报、半年报格式准则修订稿公开征求意见(下称“征求意见稿”);同日,证监会就《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暂缓与豁免管理规定》(下称《管理规定》)公开征求意见……近期,证监会发布多份文件,从市值管理、信息披露、信披暂缓与豁免等角度对上市公司的ESG工作提出一系列新要求。

多家上市公司ESG相关负责人表示,2024年陆续发布的ESG报告披露指引有力推动了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的高质量发展,企业将认真参考文件内容开展ESG报告编制工作。良好的ESG表现是做好市值管理的重要支撑,ESG信息有望成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上市公司与投资者沟通的核心内容。

ESG纳入市值管理“工具箱”

ESG与市值管理的关系日益紧密。《指引》要求上市公司结合实际情况依法合规运用并购重组、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现金分红、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披露、股份回购等方式,推动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合理反映上市公司质量。

上述市值管理“工具箱”中,投资者关系管理和信息披露均与上市公司ESG工作关系密切。证监会2022年发布的《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指引》明确,上市公司应落实新发展理念的要求,在与投资者的沟通内容中增加上市公司ESG信息。征求意见稿则提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应“增加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信息披露暂缓与豁免相关条款。”

“投资者关系管理和信息披露的核心作用是减少因企业与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问题。”苏州工业园区城市发展研究院ESG研究中心的一位高级研究员表示,信息披露是企业与市场沟通的第一步,企业通过提供公开、真实、全面的数据,让投资者掌握企业的经营现状、战略规划和ESG实践等信息。投资者关系管理通过路演、业绩说明会、电话会议等方式弥补了正式信披文件中未充分披露的细节,并为投资者提供与企业直接沟通的机会。通过这些互动,企业能够更深入地解答投资者关切,减少误解,同时增强市场对企业核心价值和长期战略的认同。

如何与投资者更好地沟通ESG信息?多家企业认为,发布ESG报告,提升ESG评级,通过在企业官网ESG专区、官方微信公众号、媒体等渠道发布ESG日常信息,组织多元化的交流活动等均能增强ESG信息传播效果,进而促进市值管理。

“ESG报告和外部ESG评级有助于投资者全面客观地了解公司ESG治理工作,因此公司高度重视这两项工作,尽可能为投资者提供详实的ESG信息。”中化国际ESG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通过官网、官方微信公众号、媒体持续发布其ESG动态,在热线电话、上证e互动等平台回答投资者关于ESG的提问,还通过定期报告、业绩说明会、网络电话交流、机构路演等形式与投资者沟通ESG相关内容。

“高质量的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为当升科技赢得了资本市场与监管部门的高度认可,对公司的市值管理产生了积极影响。”当升科技ESG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2024年当升科技总市值位列国内多元正极材料行业上市公司前列,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公司就ESG工作等内容持续加强与投资者的沟通交流。当升科技2024年共计与超过300家投资机构开展互动交流,通过深交所互动易平台解答投资者问题200余条,接听投资者热线电话咨询1200余次。

记者注意到,上市公司越来越注重通过线上线下协同进行ESG信息沟通。锦江酒店ESG相关负责人表示,ESG治理工作对于吸引长期价值投资者和耐心资本具有积极作用。2025年,锦江酒店计划通过组织股东大会等线下活动,帮助投资者更直观地了解公司在酒店可持续发展基准(HSB)验证方面的进展,以及整体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提高ESG信披质量

“2024年监管部门陆续发布的ESG信息披露相关文件有力推动了A股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高质量发展,并给予了相关企业合理的适应调整期。”锦江酒店ESG相关负责人表示。

2024年,沪深北交易所、中国上市公司协会、财政部等相继发布或实施了ESG报告指引或基本准则,国资委也就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商道融绿董事长郭沛源介绍,征求意见稿将此前的“公司治理”与“环境与社会责任”两个章节合并为一个章节“公司治理、环境和社会”,直接代入了ESG概念。此外,征求意见稿提出,对已编制独立ESG报告的上市公司而言,其年报不必重复披露相关内容。

市场人士认为,征求意见稿补充了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信息披露豁免与暂缓相关规定,对于上市公司、投资者、监管部门均有重要影响,有助于在资本市场形成良好的ESG投融资生态。

对于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而言,前述苏州工业园区城市发展研究院ESG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认为,征求意见稿的发布有望发挥三方面促进作用:第一,扩大披露覆盖面。将ESG信息纳入财报体系,意味着所有企业都需要披露ESG相关内容,这实际上是逐步迈向ESG信息的强制披露。第二,减少企业额外负担。在财报中整合ESG披露内容,避免企业单独编制多个报告,有效减少企业在信息披露工作中的重复劳动。第三,将ESG信息融入财报。这种设置能够更好地体现ESG与企业财务绩效和市场绩效的关联性,进一步增强市场与企业对ESG信息的重视。

征求意见稿将有力优化ESG投融资生态。中化国际ESG相关负责人表示,征求意见稿有助于培育资本市场对ESG理念的整体认知,鼓励投资者关注ESG表现好、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企业,推动整个行业在公司治理完善、环境友好、社会责任践行等方面不断进阶。

作为ESG信披“优等生”的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已在为追求高水平ESG信息披露发挥示范作用。国资委此前印发的《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要完善ESG管理体系,高水平编制并披露ESG相关报告,在资本市场中发挥示范作用。

中化国际ESG相关负责人认为,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ESG报告在准确性、时效性等方面表现较好,但由于央国企普遍体量大、层级多、业务领域广,仍需不断强化ESG信息的沟通工作,通过调研问卷、座谈交流等方式广泛了解利益相关方对公司ESG工作的关切、期待和建议,据此设置更合理的实质性议题矩阵。另外,央国企ESG报告接受第三方鉴证的比例偏低,未来应提升对ESG报告鉴证的重视。

“央国企披露ESG报告时,需着重加强绿色供应链管理以及双碳体系建设等内容的披露。”烽火科技ESG相关负责人徐欢表示,这些领域反映了当前政策导向和社会关注的重点。

完善信披豁免制度

随着ESG信息披露标准不断优化,信披豁免制度也进一步完善。郭沛源表示,2024年4月沪深北交易所发布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中涉及了秘密信息豁免披露问题,而《管理规定》对“调整披露内容或者采取替代措施”给出更详细的、更具可操作性的说明。《管理规定》明确两大类豁免事项、三种豁免方式;同时,为保障投资者的知情权,要求上市公司审慎确定暂缓与豁免披露有关事项。

“在保护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的同时,也应注重平衡投资者的知情权。”锦江酒店ESG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涉及公司内部战略规划核心要点以及商业布局的重大变革方面,不恰当的披露可能引致不正当竞争或内幕信息交易。针对这部分信息,公司可通过声明具体细节因商业秘密原因不予公开等方式对外解释。

对核心议题相关表述进行脱敏也是应有之义。当升科技ESG相关负责人说:“ESG报告需要披露的是投资者及利益相关方最为关注的核心指标,科技创新是当升科技的核心议题之一,但由于相关资料包含商业机密,当升科技在公开披露相关信息时采取了必要的脱敏措施,确保了信息的透明度,同时有效地维护了公司的商业秘密。”

《管理规定》的发布使得国内ESG信息披露标准进一步与国际接轨。中化国际ESG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中化国际参考的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等信披标准,对于涉密信息均有豁免披露的相关要求。

关于如何进一步推动国内ESG信息披露标准与国际接轨,发挥上市公司ESG工作的长期价值,锦江酒店ESG相关负责人建议,我国ESG信息披露标准应充分对标国际主流ESG信息披露体系,在指标界定层面,进一步提升ESG指标计算方式上的规范要求,明确各项指标的具体计算方法和参考标准,为实现同行业统一指标场景下的对比提供可行性,并为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及国际经贸增长提供切实助益。

前述高级研究员同样认为,政策可进一步细化披露要求,例如每个议题需围绕体系建设、制度设计、数据指标及绩效成果展开。ESG报告中各维度下的议题需要一个清晰的叙事框架,以提高信息披露的系统性和逻辑性。这样的框架不仅可以帮助企业有序梳理和呈现信息,也便于投资者更直观地理解和评估企业的ESG实践。

2024年,多部门发布了ESG信息披露相关文件,但相关标准的一致性有待加强。徐欢表示,希望有关方面研究出台统一权威的ESG评价标准指引,推动提升ESG评价、评级横向可比性,驱动企业ESG治理水平不断提高。(资讯)

原标题:ESG新规奏响“变奏曲” 上市公司“破题”进行时

编辑:母晓婧    责编:黄显     审核:王广江

【免责声明】大象免费看客户端未标有“来源:大象免费看”或“大象免费看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举报